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批精良的军械用于装备安南国的军队,主要是为了在南攻占城的战场上、确保安南军的优势。当然军械不是白给的,需要安南国用稻米、蚕茧支付此项军需费用。

安南国君臣对此没有异议,因为军械的价格很低;明军之所以支持他们,不过是因为盟友关系。如果大明放开售卖,很多国家、都会争着用这样的低价购进。毕竟除了大明铁厂,所有地区的人即便有制作盔甲的技艺,成本也相当高,诸国军队的铁甲装备很少。何况安南都督府的明军武将,还会帮助安南军训练军队。

而此次安南、占城之间的战争,明军不会直接参与。到时候明军只会派出一些文武和小队人马,到战场上进行观察。

张辅眺望着大明的一片片船帆,沉思了许久,大概能理解到圣上的远略。

他站了一会儿,便离开了城头,回到了卫城中的衙署内。这时李彬、黄中两员大将已经到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面生的武将。

李彬引见道:“大帅,此乃活捉黎利的骑兵百户马敢。末将率精骑驻清化时,马敢便效力于军中。”

张辅点头道:“马百户有大功,本帅进京之后,定在圣上跟前为你请功。你在都督府等着消息罢。”

马敢抱拳执军礼,喜道:“末将多谢大帅栽培!”

张辅看向李彬道:“此番丰城侯突袭黎利,隐蔽人马、时机捕捉都很恰当,用兵娴熟,居功甚大,本帅也定为你请功。”

李彬道:“末将皆是听从大帅军令而已。”

张辅回顾左右,接着说道:“本帅押解贼首进京献俘,此后以丰城侯李彬暂代‘安南都督府’左副都督(都督是安南国王陈正元兼领,挂个名头),黄

中为右副都督。一切军务皆由丰城侯决断。尔等定要遵照朝廷政令训言,不可有丝毫松懈。”

几个人一起拜道:“末将等得令!”

黄中的脸上露出一些失落的神情,倒也没甚么不满。毕竟李彬是靖难武将,地位高得多,以李彬为帅、让人心服口服。

张辅猜测,黄中的失落、估计是觉得进京献俘可以把李彬一起带走,如此一来安南都督府武将的地位,便是黄中最高了。

不过张辅心中有数。这个黄中是张辅的旧部,虽然很听张辅的话,可是能耐确实有限;而且黄中比较容易冲动,几次被袭扰之后,便想大肆屠戮安南人以泄|愤,不符合如今朝廷的方略。所以张辅不会让他在安南国掌权,省得增添烦恼。

黄中在安南国很久了,确实没多少建树。起初太宗皇帝把他从广西调来、护送陈天平,事情就办砸了,黄中遭受伏击差点全军覆没。要不是张辅为他求情、从诏狱里捞出来将功补过,黄中早就被斩了。张辅也没看错,黄中为了活命,在后来攻打重兵防守的多邦城时、非常卖命;那次也几乎是黄中唯一拿得出手的军功了。

张辅沉默了一阵,便叮嘱李彬道:“除了官军五卫控制的地区,将士们不要擅自去安南国别处,也不要过于干涉安南王室、地方官员的事务。有关安南国的军政诸事,都听陈太后的意思,若有不满之处,则上书朝廷言明情状,切不可轻举妄动,以免与安南人冲突。”

李彬道:“末将谨遵大帅训话。”

黄中问道:“大帅走谅山卫、广西布政使司回国么?”

张辅点了点头:“走陆路。”

不久之前,他带兵坐了一趟海船去演州,亲自感受到海上的情状,确实不太安稳。当时遇到了一场不大的暴风雨,那船简直像被抛起来了似的、随时都会散架。海路的安危,往往很靠运气,除非是乘坐大宝船。张辅还是觉得,能走陆路最好不坐船。

黄中问道:“大帅何时启程?”

张辅道:“五日之内。”

黄中道:“末将等设宴,为大帅饯行。”

张辅却摆手道:“算了。”

黄中十分不舍地说道:“大帅还会回安南吗?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张辅顿时感觉到了一些伤怀,离别似乎总是这样。他摇头道:“现在还不知道,本帅要听从朝廷安排。不过你们若能好生驻守安南,过些时候,本帅可以请奏圣上,把你们调回国内。”

他说罢,便走出了衙署,抬头观望着自己数次征伐的土地,回头道:“临行之时,宴席不用了,找来乐工奏一曲裴侍郎的《万里金陵》吧。”

李彬等人的目光里顿时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大家都郑重地默默点头。

一阵海风吹进了卫城,让人感受一阵凉意。刹那之间,张辅想起了汉朝的一首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到了腊月,大明京师的气温很低了,与安南那边的气候截然不同。

第一场雪忽然降临,不过下得很小。点点白色的雪花在小风中飘荡,雪花落到砖地上,很快化了。宫中的地面上很潮|湿,仿佛下过一场小雨似的。

曾经朱高煦在北平待过很长时间,相比北平的冬天,京师的湿冷还是要温和一些。这个季节要是在北平,稍微穿薄了、人在外面根本熬不住。而在京师,屋子里外似乎也差不多,如果不烧炭取暖的话。

宦官宫女掀开柔仪殿的门,待朱高煦走进去,她们便随即关上了门。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道:“奴家这就去升火。”

朱高煦闻声看去,便看到了连氏,她的眼神里露出了些许惊喜,动作也很轻快。朱高煦这才意识到,自己有好一阵子没到柔仪殿这边来了,因为东暖阁的空间稍小,更容易取暖。

她刚说完,似乎意识到了太监王贵等人的诧异,她的脸色顿时有点难堪。确实生火取暖这些小事,根本不用对皇帝说的。

朱高煦见状,向她投去了善意的微笑,若无其事地点头道:“把炭火烧起来,最近两日的天气真的挺冷。”

连氏的脸颊有点红,看了他一眼,便埋头去忙活。

朱高煦的团龙服外面、披着一件羊羔毛皮大衣,他也不脱下来,径直到那张大桌案后面坐下。

王贵上前躬身道:“禀皇爷,宁远侯(何福)有三个成年儿子,何魁一、何魁四、何魁六。何魁一已经娶妻成家,娶的是徐章的次女……”

朱高煦听到这里,顿时觉得、何福是一个愿赌服输的人。

徐章是靖难武将,当初何福娶了徐章的寡居姐姐,很多人都觉得何福这个建文朝旧将,不过是想通过联姻自保;朱高煦也是这么认为,否则以何福的地位、根本不必要明媒正娶一个寡妇。

然而徐章时运不济,他的长女做了赵王妃之后、却被休了,这件事是经过父皇母后同意了的。至此徐章就被冷落了。估摸着当时朱棣也心里有数、此事有点对不起徐章,猜测徐章有怨气,却反而疏远了徐章。

徐章家已经日渐落魄,何福仍继续与徐家联姻。看来何福也不是个太势利的人,据说他和续弦夫人的感情很好。

王贵接着说道:“次子何魁四、好似并非正经之人,奴婢打听到了他的一些事。说何魁四常在京师街巷游逛作乐,喜爱弹唱。有一次何魁四带着个奴婢,竟乔装成落魄小子、在酒肆内卖唱,得了许多赏钱。宁远侯知道之后,责怪他丢人现眼,便是一顿好打。”

大明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风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风云第10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