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他不需要展现强壮的身体,反而是那种由内到外的东西,更让陈氏想念。

汉字也是很美好的事物,书法能像画一样优美。陈氏的儿子陈正元,在文华殿跟着文官学习明朝的蒙学;她希望,儿子以后也能变成汉人那样,高贵儒雅,受人拥护爱戴……

就在这时,一个女子出现在了门口,让陈氏恍惚不安的心、一下子有了注意的东西。

来人是陈季扩的正使、王族宗室女道士陈仙真。陈仙真也被安排住在了柔仪殿,住在西边的另一处屋子里。初时她们俩的关系很不好,但或许在这里仍然有些寂寞;同为安南人,后来她们也渐渐有了来往。

“明朝皇帝来南面的正殿了?”身着道袍的陈仙真主动执礼道,用的是安南话。

陈氏道:“那边有穿黑衣的侍卫,宦官也比平常多了。”

仙真点了头,踱了两步,又开口道:“贫道不能不说,还是王后在皇帝面前、更说得上话。”她停顿了一下,叹息道,“自从那次他把我放在那张桌案上……好像转头就把我忘了。”

陈氏看了

她一样,没有接话。

仙真又道:“贫道想提醒王后,你不要犯糊涂。”

“哦?”陈氏冷冷地发出一个声音。

仙真劝道:“原先的安南国已经灭亡了,现在的南国都有甚么人,你还不清楚吗?除了明军,就是各地反抗明军的‘义军’,其中只有大越新皇(安南陈季扩)能安抚诸将、黎利等义军首领。王后投靠明朝,得不到任何好处!

就算明军能平息起义,明朝朝廷也只想吞并南国,抢夺我们的财富。他们只想利用王后。

相反,新皇(陈季扩)是王族之人,若他能把明军驱赶出去。王后是王族也能得到善待,还可以与新皇联姻……”

“叛军不可能击败强大的大明。”陈氏摇头。

但她心里想的,不仅是不愿意与那个陈季扩联姻,而且能预料到自己的儿子在陈季扩手里、必定有危险!

这种伎俩,陈朝开国君主取代李朝的时候,早就用过了。作为宗室的陈氏,哪能不知?

仙真听罢,目光里露出了怨恨的神情,说道:“王后会变成大越(安南国)的罪人!”

俩人正在争执,一个白胖宦官走到了敞开的殿门口。陈氏与道士陈仙真都转头看他,陈氏认得这个宦官,他叫曹福。

曹福抱着拂尘先作拜道:“见过王后、陈姑娘。”

陈氏与仙真都各自向这个宦官回礼。她们都知道,此人虽然是个阉人,却经常在明朝皇帝身边,身份十分特殊。陈氏还知道,这个许久不见的宦官,最爱找各种各样有姿色的女人、往朱高煦身边送。

这不曹福刚刚进来,就用他那圆圆的小眼睛、开始仔细打量两个女人,好像在暗中比较谁更有姿色。

陈氏虽是个寡妇,年龄也比旁边的女道士大,但显然她更漂亮。毕竟陈氏在安南国,那也是名声在外、数一数二的美人。

曹福果然对陈氏说道:“咱家听说,王后在这大殿里坐很久了?”他甚至露出了一副恩人一般的神态,“咱家便在皇爷跟前提起王后,皇爷果然同意召见王后。您请。”

陈氏用汉话道:“圣上召见,妾身遵旨。”

这时陈仙真用安南话道:“王后别忘了贫道的话,好好想一想。”

宦官曹福应该完全听不懂安南话,只是转头看了一眼陈仙真,似乎想从表情去猜测、陈仙真说了甚么。

陈氏跟着曹福走出大殿时,见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她这时才恍然想起,自己来到大殿厅堂里时、下午的太阳还很高;时间竟然过得竟然那么快。

柔仪殿正殿前面有一个院子,后面到后殿之间还有一个院子。他们从院子东边檐台上的走廊南行,没一会儿就来到了柔仪殿正殿。

朱高煦果然坐在大殿中间的大书案后面,正拿着一本卷宗看着,并没有写字。

陈氏从进门之后,目光便没有从他的身上挪

开。但等朱高煦放下卷宗,转过头时,她立刻把眼神躲开了。她屈膝执礼道:“妾身拜见圣上。”

朱高煦道:“咱们很久没见面了,王后免礼。旁边有凳子,坐罢。”

陈氏又遵照明朝的礼节道:“谢圣上赐坐。”

朱高煦微笑道:“上次请王后在兵部尚书齐泰跟前唱歌,无关礼仪。那时,朕把王后当作好友一样对待。王后的歌声好听,又正好在柔仪殿,朕便随意了。”

陈氏道:“圣上不见外,妾身很高兴。”

朱高煦顿时十分满意,笑容也更浓了。

陈氏的嘴角也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却作出有些为难的模样,欲言又止道:“有一件事,妾身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高煦看了一眼曹福。那宦官非常识趣,皇帝只一个眼神,他便立刻默默地退走了。

陈氏转头看了一眼曹福的背影,这才说道:“陈季扩的正使陈仙真,刚才还对臣妾说,圣上礼遇妾身,乃权宜之计,为了利用妾身。圣上只想吞并南国,抢夺我们的财富。妾身据理力争……”

看到朱高煦的笑容消失,眉头一皱,陈氏心头莫名有一种快意。一句话,就能让那个陈仙真、在朱高煦心里的印象一落千丈!

陈氏心里其实很厌恶陈仙真,不仅因为她是政敌陈季扩的人;而且自从那次、陈仙真当着陈氏的面衣冠不整走过时,陈氏便对她毫无好感了。

朱高煦道:“王后没有听信她的谗言就好。朕还在云南做汉王的时候,便派人多般寻找救援王后。并不只是因为王后艳名传到了云南,还因王后及王子陈正元的身份。我大明做事,最讲究名正言顺,只有陈正元才是安南国合礼法的继承人。”

陈氏时不时打量着朱高煦认真耐心的样子,她轻轻点头。

朱高煦不厌其烦地解释着:“汉家自古有‘信’、‘仁’二字。朕身为天子,更不能言而无信!朕告诉过王后,大明不会直接统|治安南国,而要陈正元坐上安南国王的王座。这样的安南方略,大明绝不会轻易改变。

华夏自有仁义,我朝君臣怜悯众生,不分华夷。几时见过、中原朝廷以屠戮无辜百姓为正略?就算有一些贪官污吏鱼肉百姓,一旦三法司官员知晓,必劾之,朝廷将严惩不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大明的朝贡,以小国视宗主国,是为了建立一种秩序,造福天下,将所有人纳入我汉家文明之下,教化以王道,止戈以大义。

朕听说,安南国叛军很快就学会了大明的郡县制度,以大明官制、治理他们造反的地区。这就是我朝带给各国的教化。谁人愿意茹毛饮血,形同野兽……”

陈氏十分爱听朱高煦说话,更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她最认同的是最后一句,因为她也打心眼里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汉人一样好。

她渐渐觉得脸有点发烫,身体好像轻了不少。

朱高煦停下劝说,端起桌面上的茶杯饮了一口茶。这时他留意陈氏的脸色、以及眼神,他立刻醒悟自己的一番长篇大论,似乎都是白费的。

大明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8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风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风云第8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