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玩意,虽然比明军的铜火铳打得稍远,但所使用的箭簇、制造却比铜火铳的弹丸更麻烦……而且还有个很大的缺点,箭簇的穿透力反而不如弹丸,大概是箭簇出|膛之后不能旋转的原因,难道是因为没有膛|线?

最大的问题还是安南国的“神枪”、与明军的火铳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照样是铸造的铳管、照样要用明火来点。

朱高煦挥了挥手,叫信使先走了。他悻悻放下火铳,转头问道:“妙锦刚才想说甚么话?”

“忘记了。”妙锦的神情恢复了平静。

朱高煦看了她一眼,也不强求。

他坐了一会儿,便指着桌子上的火铳道,“汉王府不能只去仿制,还得自己创造。像这种玩意造出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以大明各地的工艺,敌军也很容易能仿造出来。”

他提起毛笔,拿过来一张白纸,要给南司回信。但他提起笔时,又很快放下了。

朱高煦想起军士们放火铳的姿势,一直就觉得很奇怪。就好像端着长|枪一样,位置在胸口附近……这与朱高煦从各种影视、军训中经历的放|枪姿势完全不同,他的印象里以为打|枪是要用眼睛瞄准的。

而明军的姿势,完全没法瞄准,这是火铳命中率很低的原因之一;但将士们又无法改姿势,因为放火铳的时候,还得腾出一只手来点引线,只好先夹在腋|下了。

朱高煦寻思了一阵,便在回信里写出来,要求南司想办法试验、改变一下火铳的点火装置,以便能双手拿铳瞄准。

他接着又忙着撕开北司的信,说道,“我看完这封信,咱们到附近走走。”

“大战在即,汉王应以大事为重。”妙锦轻声劝道。

朱高煦笑道:“我在除夕的下午、花一个时辰与妙锦散步,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战败罢?”

妙锦听罢,明亮的杏眼里也露出了笑意。

朱高煦展开信一看,脸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他抬起头道:“瞿能果然很有眼力,湖广的敌军要增援贵州了,统帅是吴高。”

“江阴侯。”妙锦回应了一句。她出身官宦之家,对位高权重的那些旧臣,她仿佛如数家珍。

朱高煦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没再吭声。

他寻思,吴高肯定要走“入湖广道”那条大路来贵州。

朱高煦有经验,率大军走过乌撒达泸州道、现在又走渝播间道。这种动辄好几百里上千里的调动,大军走几经修缮的官道大路,安排稍微不妥就容易拥堵、或军需补给不善;在西南山区进军,沿大路行军尚且如此,若是另辟蹊径很难不出问题。

“汉王还要出门么?”妙锦的声音道。

朱高煦点了点头:“刚才说好了的,走罢。”

妙锦道:“我去取一下帷帽。”

每当朱高煦感到紧张时,整个人就好像回归了天地自然,自然地拥有了生灵动物也有的食|色本能。

不过今晚他没能如愿。桌子上的荤菜只有一道,据说是当地土人的菜式,叫烟熏竹笋炖肉。将硬竹笋用草木烟熏加工干燥后保存,食用时拿水泡、然后与腊肉炖在一起……那味道不好描述,非常之奇怪,好像各种臭物的混合味,完全不合朱高煦的口味。

夜幕刚刚降临,听着外面敲着竹竿的爆裂声、火铳的燃爆声,以及将士们的喧闹,朱高煦又看着妙锦的婀娜身影、饱满圆润的各处流线在灯光中晃来晃去。

他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了十分急|切又邪恶的场面。还有记忆里那个除夕之夜的晚上,烟花的闪光中,像幻灯片一样、绮丽的画面时不时出现在眼前。他的呼吸有些不畅。

此时朱高煦的心里仿佛有一头狰狞的猛兽,他平静不下来,如果不做一些世俗常理所不容许的事,他就完全无法宣|泄那种心情。很奇怪的感受,但他又无法自控。

“呼!”朱高煦坐在椅子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不敢再看妙锦。她肯定不能接受他隐秘的喜好,朱高煦也不愿意破坏自己在她心中的好感。她或许一直以为,朱高煦是一个有格调的贵族。

朱高煦拿起桌子上的直尺,去量图上的长度。但他很快意识到,这种图根本无比例尺可言,图上的距离毫无意义。

吴高走到哪里了呢?唯一的办法,只有派人过去打探。

朱高煦的思绪有些混乱,他渐渐地把努力所想的事沉吟念叨了出来。偶然间他回过神,才看见妙锦在瞧自己。她那双眼睛在灯光下泛着灵动的光辉,更添多情的错觉。

“我去睡了,汉王也早些歇息。”妙锦轻声道。

朱高煦坐着没动,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此地虽在土司活动的地区,但这座小驿站是汉人修建的,门窗和摆设陈旧古朴、洋溢着古典的风格。签押房里只有一盏油灯,周围有当值的侍卫,不过房间里只有朱高煦一个人。

很多事渐渐在他心里恢复了条理,一个念头冒出心头:如果湖广军的统帅是薛禄,我肯定留下少数兵马监视贵州城,主力寻敌军援兵决战!

但守御府北司已从京师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此番官军大将是江阴侯吴高。

吴高此人,朱高煦与他交过一次手。“靖难之役”时期朱高煦守永平城,手里只有几千人;当时的情况根本没法给朱高煦太多兵马,靖难军主力去大宁城了,北平尚且空虚,别说外围的永平城了。

那时吴高带的是辽东军主力,兵力可能是朱高煦的十几倍!吴高军的军队是一路大军的规模,乃朝廷大会战方略中的北路军,属于战略级别的大军……但出乎意外地,吴高没有马上对永平城发动强攻,而是先有条不紊地修建围城工事,稳步而缓慢地发动对永平城的攻城战。

通过对吴高行事风格的经验,朱高煦严重怀疑:如果此次寻吴高主力决战,是不是真的能那么痛快?

朱高煦的肚子里装着不少古代兵书,但他的作战方法,主要却来自多次实战的经验。其中有一个没出现过例外的经验,便是:在战术上,防御一方总是会占不少便宜。

上次成都太平场之役,朱高煦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把进攻的方略、在会战时变成了防御。

吴高肯定会修建工事、选择有利地形,不会轻易主动寻朱高煦决战!而朱高煦的兵力留下一部分防贵州城威胁腹背后,对吴高并无人数上的优势……

不过朱高煦还总结出来了一个经验:毁灭敌军的军队,比攻占城池地盘更有用。

“靖难之役”中,靖难军与官军进行了两次超过五十万规模的大会战,几乎仍未摆脱困守北平近左地区的处境,但胜利的成果,在后来便缓慢而不可逆转地显现出来了。

如果按照这个经验,朱高煦便应该盯住吴高干。不管怎样,灭掉在野外的吴高军、肯定比对付守在贵州城的守军容易。

大明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4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风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风云第4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