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此行容不得半点闪失,完全不是郑和一个人的性命能担得起的;更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他不过是恰好被皇帝任命为正使而已,没有郑和,还有侯显、王景弘等等人……郑和顾不上自己信什么,毕竟船队数万人信甚么的都有。他希望得到四方诸神的庇护,顺利办成皇帝的差事。

这阵子京师都在关注大明船队远航的事,要随行的三万人也在忙着准备。人们携带的不仅是火炮火铳、强弓硬弩,还有各种大明的物产,希望能与远方的异域人互通有无。人群里还有精通农耕、畜牧的官吏,想去带回新的牲口和种子。当年汉朝派人西域也得到了不少种子,这也是大明朝廷重视的东西。

天下人都谈论着大明海船远行,而此时陈天平离开京师的事,反倒显得有点受冷落了。

陈天平于永乐三年秋抵达昆明城。护送他的武将黄中,乃广西的左副将军,今年正在京师述职,遂接了这个差事。

黄中和陈天平将在云南府城逗留一段时间,等着云南都司调军队、护送陈天平回国。而今云南布政使司地面调动军队,都要知会汉王府、沐府。

于是朱高煦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遂在承运殿召见了陈天平、黄中,以及安南国旧臣等人。

陈天平一副踌躇满志的模样,让朱高煦心里十分好奇:胡氏父子已干出弑|君篡位的事,必定已掌握大权,陈天平这个宗室回到安南国,怎么能夺回大权?

不等朱高煦询问,陈天平自己就说出了打算……之前胡氏掌权,为了远离陈氏宗室的势力,控制国王迁都到了南面的清化,清化成了安南国的都城;但陈天平不会前往清化,而打算在明军的帮助下,径直在升龙(河内,明朝朝廷的地图标注为交州府东关县)继位。

朱高煦饶有兴致地听着他的计划,不置可否,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

这是大明朝廷制定的方略,朱高煦当然不会提出质疑。

但这事儿肯定没那么容易。朱高煦一边听他们谈论,一边在心里琢磨着。

目前安南国最大的势力胡氏,他要想当稳国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国内掌控住局面,二是得到大明朝的承认。

安南这种政权,与中原朝廷不一样。安南有个强大的宗主国、而且陆地接壤,宗主国的承认同等重要。

所以朱高煦理性地推测,胡氏不会愿意与明朝交恶。胡氏应该会一面控制陈天平、寻机干|掉,一面想办法得到明朝朝廷的承认,频繁朝贡、表现恭顺忠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法子。

目前看来,胡氏父子上书请罪,顺从明朝的安排,都是往那条道上走。

朱高煦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对胡氏的算盘猜得**不离十……

皇帝朱棣也肯定知道陈天平成不了事。但皇帝为何还是把陈天平送回去受死?

朱高煦揣度其中内情,皇帝必然是故意的。可能皇帝对安南问题的策略,已经逐渐转变得强硬,有进取安南、开疆辟土之心!

而大明朝发动战争,最讲究师出有名,很顾及大义。此役,可能还是会以帮助安南陈氏的名义发动。将来打下了安南,也最好再找个陈氏的傀儡。

现在陈天平既然被大明朝廷送回安南国受死,接下来又得找个有名分的人了……

朱高煦想到这里,便在送走安南国的客人时,独独留下了武将黄中。

汉王府前殿东边的书房里,陈兴旺带着小王子来了。朱高煦叫黄中亲眼见一面小王子,再听陈兴旺把来龙去脉叙述了一遍。

朱高煦说道:“本王得到安南国王子陈正元时,因没能证实其身份,未敢轻率上书。此番黄将军既要回朝交差,见了我父皇,便可把此事禀明。”

黄中抱拳道:“末将遵命。”

朱高煦点点头,叫宦官黄狗送他出去。

之前朱高煦没有上书,是因为朝廷已有陈天平、这个安南国王的人选,身份不明了的王子意义不大;现在他要告诉皇帝,却因为陈天平可能快死了,小王子就成了候选人物,重新变得有价值起来。

云南都司奉诏,调集一卫兵马护送陈天平。朱高煦没管都司的具体调动,只找来了侍卫把总赵平;叫赵平挑选一百护卫将士,跟着将军黄中南下。

朱高煦坐在椅子上,正对着书房门口,他招呼赵平免礼,说道:“你不用跟着黄中去安南国,把陈兴旺带上,只要去老挝。先找到陈兴旺说的那个寺庙,然后把安南国王后带回云南府,让他们母子团聚。”

赵平执礼道:“末将听明白了,谨遵王爷之令!”

安南国王子才四五岁大,甚么都不懂;要着手证实王子的身份,此事还是得从王后开始。

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闻名美艳的王后时,朱高煦心里不禁怀着些许期待。

或许真正的上|位者,只会在乎权位和大事得失。但朱高煦发现自己无法完全摒除私念,对见识美人这等事,仍十分有兴趣。

云南都司东拼西凑,总算凑到了四千人马,勉强算一卫军队。一行数千人便出昆明城,南下去安南国。

赵平等百余人跟着大军到了红河岸边,然后就分道扬镳了。黄中部大军继续沿红河而下,从鸡岭关(老街)进入安南国;赵平则率众渡过红河,去往老挝宣慰使司。

幸有陈兴旺来过老挝,一群人不至于迷路。

老挝与云南布政使司挨着,他们几天就到老挝地盘了。赵平带着一大群甲兵,行踪十分明显,不久他们就遇见了前来盘问的土司官吏。不需要翻译,土司官吏也会说一点汉话,大家勉强地交涉着。

赵平递上云南都司的公文,上面盖着印,他声称自己是明朝官府的使官。

近两年老挝土司和朝廷的关系很好,老挝官吏也没为难赵平,径直带着赵平等人去见老挝宣慰使。

赵平想编造个理由,好叫老挝宣慰使准许他们去那个寺庙。这时陈兴旺却道:“宣慰使应该知道安南国王后的事。当初陈天平和安南国诸旧臣、能潜藏在老挝,便已贿赂了许多财货。”

“原来如此。”赵平点头道,“那便没别的法子了,只消讲明来意,谈谈条件接人。”

有老挝官吏迎接,大伙儿前往勐骚瓦城,一路便畅行无阻。

勐骚瓦城是老挝宣慰使的治所,里有很多佛寺、有豪华的王宫,看起来不像一个治所城池,而是一个国家的都城。但明朝朝廷非得叫他们为一个土司。

陈兴旺说老挝的国号是“南掌洪考”,其国王除受封了明朝官职、在大明朝叫宣慰使之外,在当地和诸国都称国王。

南掌的意思,大意是他们号称有一百万头战象可以吓唬人。

老挝国王因为把陈天平送给了明朝、又多次朝贡称臣,让明朝君臣十分高兴。今上刚封了他宣慰使。

大明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3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风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风云第3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