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厅堂上除了郎中和丫鬟,还有一些家眷和文武亲信,都站在屋子里,有人问道:“侯爷的剑伤要紧么?”

郎中道:“诸位放心,在下有家传跌打创伤之药,只消洗净伤口,用线缝上,再抹上外药,必保伤口无虞。”

刚才问话的人听罢,又面露恼色,说道:“汉王究竟是甚么意思?调那么多兵马闭塞四城,说要搜查刺客,却自己先把刺客窝藏了……他要干甚?!”

另一个官儿嘀咕道:“刺客不会是汉王派来的罢?”

沐晟终于开口了:“话不能乱说!有凭据证实刺|客的幕后主使吗?谁亲眼看见汉王窝藏刺客了吗?”

那官儿低声道:“真的有路人看见,马总旗机灵,把目击者请到府上了……”

“哼!”沐晟发出一个声音,“想找个一二般的人供认出亲王,怕不是太简单了?”

就在这时,一个奴仆跑到了门里,喘息着说道:“禀侯爷,汉王调动重兵,已将都指挥使司围住了!”

众人一片哗然。沐晟马上问道:“只围了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如何?”

奴仆拜道:“别的地方没有动静。只围困了都指挥使司,现在里面的人一个也没出来,外边的人谁也进不去,不知道里面发生了甚么。此时城中兵马调动,人心惶惶……”

厅堂里一时间议论纷纷。

沐晟一声不吭地坐了一会儿,脸色忽然变得纸白,眼睛也直了!他忽然站了起来。

“王爷稍等……”郎中道,“且容在下涂上创药。”

沐晟丢下一句“皮外伤,死不了!”便离开座位走了。众人又是困惑又是惊讶,望着沐晟的背影不明所以。

沐晟疾步走到内宅,进了耿老夫人的房间。老夫人腿脚不便,很少出内宅院子,沐晟受伤后先禀报了她,然后才去厅堂见客。沐晟一进去就看见了她,他一边挥手叫奴婢们退下,一边上前拜见。

不一会儿,侯爵夫人陈氏、沐蓁也进来了。

耿老夫人关切地问道:“我儿脸色那么差,伤得很重罢?”

“这点伤不要紧!”沐晟看了妻女一眼,沉声道,“我在大理藏人的事,恐怕已被发觉了!”

耿老夫人听到这里,在椅子上挣扎了一下,又坐稳了,“为何?”

沐晟道:“汉王封闭昆明四门,调精骑出城;接着带兵围了都指挥使司……儿子初时还蒙在鼓里,寻思着,我一个大明朝廷封的侯爵,他便是亲王也不敢擅自动我罢?然后儿子忽然才明白,汉王醉卧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封锁昆明向大理传递消息!”

“啥?”耿老夫人年纪大了,一时似乎还没明白过来,“怎么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

沐晟的眼睛已经瞪圆了:“正因如此,汉王才突然发动。汉王要派兵去大理干那事,就算调骑兵人马、也比不上快马信使跑得快;所以他要先封锁消息。若不封锁昆明,咱们在大理的人就会提前得到消息,有所防备、临机应变……”

耿老夫人终于明白了,她双手颤抖起来,言辞也有点模糊不清了:“你不是说事情隐秘,万无一失?怎会神不知鬼不觉地被人查到了?”

沐晟几乎哭出来:“儿子大意了!明知汉王和胡濙来云南,都可能要查探此事;却以为他们初来乍到在云南没甚么人脉,就算能查到大理去,总会有些动静、事先露出痕迹。谁知一点风声都没有,这么快他们就查过去了。”

“晟儿别急。”耿老夫人道,“只是你一时的猜测,或许事情并非如此。”

沐晟摇头道:“除此之外,儿子想不出汉王做这些事,还有甚么别的缘由……儿子早知汉王非莽夫之辈,但还是低估他了,唉!”

他说罢犹自在那里长吁短叹,一副懊悔沮丧的样子。

就在这时,沐蓁带着些许稚气的声音道:“爹,您藏的人是谁呀?”

陈氏拽了沐蓁一把,“哪有你多嘴的份?”

沐晟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急得好像热锅上的蚂蚁。

“老夫人,老夫人……”陈氏的声音忽然喊道。沐晟急忙走到椅子前面,正想喊人,却见耿老夫人已幽幽把眼睛睁开了一点,他稍稍松了一口气,“事已至此,娘别太急了。”

耿老夫人一言不发。

沐晟转头对陈氏低声道,“眼下昆明四城紧闭,咱们做甚么都晚了……不过你还是要先准备好,一旦此事确实如我所料,你便带着娘、沐斌、沐蓁赶紧出府,先躲起来,寻机离开昆明城!”

陈氏怔怔地问道:“事儿已到了这般地步?”

沐晟点头道:“我也很想看到自己猜错了!可万一没猜错,此事便触了今上的逆鳞,恐怕沐家举家难逃此劫!”

“侯爷……”陈氏的眼睛里噙满了眼泪。

耿老夫人有气无力地说道:“老身这把老骨头,还走甚么呀?晟儿,你先沉住气,虽然你说得很有道理,但事情不是还没发生么?”

沐晟点头道:“此事儿子便是晚了一步,以后凡事不敢不提前准备。”

耿老夫人又道:“晟儿遭遇刺客,老身听说汉王庇护了刺客。刺客是谁?这是怎么回事?”

沐晟摇头道:“儿子不知。谁也不知是刺客是甚么人,更不知汉王为何要庇护刺客……但刺客肯定不是汉王的人,汉王何必做这等事?”

就在这时,沐蓁欲言又止,终于道:“爹……”她刚吭声,马上又被陈氏制止了。

每当做重要的事时,朱高煦就爱独自坐在这空旷的大殿上。

或许因为脑海中残存着前世一些影视的画面片段,失败的古代统|治者总是会坐在空荡的宫殿宝座上,孤独落寞;再也没有上朝的大臣,外面风雨交加、一片江山飘摇的景象……

朱高煦似乎在提醒自己,一个失败的上|位者,处境是多么悲惨。对失败的恐惧,会鞭策他更加慎重地做事。

但现在并没有风雨飘摇,大殿外阳光刺眼,重檐下留下一道光暗分明的影子。

朱高煦一动不动地坐在公座椅子上,目光下垂,沉思着眼前的事。

胡濙通过段杨氏查到建文帝下落,非常突然;所以,就算有云南地头蛇的接应和庇护,他们也不一定能护住建文帝。

双方图穷匕见、摆上台面的时间点,是在汉王府调动兵马去大理府的那一刻。从那时开始,彼此争的就是先机!

如果不调兵,光凭几个人去大理府想抓建文、只能扯皮讲道理,扯完皮建文帝早就挪地方了;而一旦调兵,必然引起昆明城的沐府等一干人注意,会泄露消息,等汉王府兵马到达大理时,人也早跑了。

所以朱高煦在事情露光之前,先封锁昆明的消息传递。策略有二,一是封锁昆明城,二是封锁驿道驿站。

然后派骑兵拿着汉王府、云南都指挥使司的军令,突然到达大理。彼时就算大理总兵官是沐晟的人,他真的敢公然抗命?手下的明军将士又愿意跟着造反么?

这件事,朱高煦和胡濙没甚么矛盾;对于铲除建文的执念,朱高煦也没有父皇那么强烈,但也是相同的立场。

朱高煦也是燕王系的人,本身和建文政|权不是一路人,先要维护燕王系的统|治地位,然后才能保障他亲王地位的合法性。而且朱高煦窝藏了几个建文旧臣,建文帝死了,那些旧臣才能只剩最后一个出路。

大明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2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风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风云第2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