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新生之中。
那个杂志之中有一篇专访,特别专访了我们工作室的几个创始人,甚至包括白龙、文强和乔冉,虽然这些人现在已经散散慢慢了,但是这种名利双收又不用付钱的事情他们还是做的。
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我把一部分杂志的样刊送到办公室的时候,钟副校长看了内容后对白龙等着白龙那张照片与下面大篇幅的文字说了一句:“怎么又有他。”
于是我还各种解释了一番,直到他接受这个事实,不再废话。
说真的,我越发的觉得老师们说的很多话都是废话了,他们真的没有把我们当一回事,所以我真的不想把他们当一回事。
我们出了五千本书,老师拿走了两千本,白送,说是为我们宣传,在教师和领导范围内传阅,实际上到底干什么根本说不定。
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另外三千本很快就销售的差不多了,新生们很有热情,而且我们以“各大社团联合出版本校第一本时尚杂志”的名号向他们进行宣传,的确能吸引不少新生的眼球,而我们的成本也很快就赚了回来。
这件事的前后始末,社联都一点儿也没有过问,貌似自从敏倩当上社联主席之后,社联就开始在社团活动中充当支持者的角色了,或许是因为她一开始威信不够,想要借着温和的手段来笼络人心吧。倒是梁华,问了我好几次,但是当我告诉他这件事我是直接通过钟副校长来做的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说什么。梁华肯定还要在出后招的,只不过他应该还在找时机。
工作室在学校“声名大振”的直接好处就是通过我们报名学校和买乐器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艺术团甚至在纳新的时候出现一些部门招不到人的现象,直接导致他们的部长穿着马甲在学校论坛上各种谩骂我们俱乐部。
反正骂人也不上税,我们的干事也迅速穿上马甲在小论坛上对之开喷。
每次我坐在工作室里看到这种场景的时候都又好气又好笑,如果不是来这个地方上大学,我真的不知道还会有这么好玩儿的事情。
好玩归好玩,善后的事情我还得去做,于是我又开始陷入了各种开会的漩涡里,处理这个关系,协调那个关系,这些动作,让我在老师那里的形象稍稍有了一些变化,至少钟副校长也没再耿耿于怀我上次和他顶嘴的事情了。
可能真的是苏婧的一席话对我触动太大了,虽然是那么不中听。
大三的我,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一个工作狂,我每天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个人来用,二十四个小时想要切出四十八个钟头来,那段时间的我,不是在去工作室的路上,就是在图书馆里各种学习,连我都觉得自己疯了,但是这种疯狂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大概又是十月份左右,干事们的纳新面试开始了,这一次,我已经不是策划者和主导者,我只需要监督着他们做事就可以了,我呆在讲台上,看着那几个部门的面试官各种刁难干事们,居然有一种特别开心得邪恶感觉。
我甚至看到有的女生直接被顾婉玲咄咄逼人到低头要哭,那时候我赶紧上去打圆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工作室也作为一个部门在学校里进行纳新,但是干事的要求非常严格,而且也不能算干事吧,进入工作室其实意味着对俱乐部有了一定的直接主导地位。那些条条框框,都是我、顾婉玲、叶子和汪忆帆四个人一起定得,总之是变态加苛刻。
但可能是因为杂志和其他一些宣传的关系,我们工作室收到的报名表居然有二百七十多份,我们只要十个人左右而已,这意味着这是一场要打的头破血流的斗争……
我第一次有一种自己是老总,在裁夺员工生死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其实并不好,因为我在这二百七十个人里头看见了不少漂亮姑娘……可惜,我只能留十个人,如果真的全部留漂亮姑娘我必然被叶子剪掉小林誊,再被顾婉玲鄙视一辈子。
还记得前几天我说:“要不然这样吧,进工作室的女生身高不得低于一米六五,罩杯不得低于B,大家看怎么样?”
于是我就被叶子和顾婉玲同时伸手抽掉了屁股底下的凳子,直接“拜倒”在汪忆帆面前……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发现凌翎也在新生当中,申请了加入工作室。但是,她的件确实不算太好。
工作室收到的这一堆表格里,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人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收十到十五个人,并不光是我们自己的决定,也是学校的决定,我们都知道,虽然我们工作室的影响力很大,但是很显然学校并不喜欢我们这样,他们需要的是我们“在控制范围之内”,不至于壮大到能跟学校的机构抗衡。
我们商量了好一阵,最后还是决定无论如何都尽量让凌翎进入工作室,只要她的表现不是太差,就让她进入工作室。
二百七十多份的面试表格里,我们筛选出了六十份,其他人要么分给了别的部门去商谈,要么因为各种原因直接不要了。
面试的地点还是选在了学校,要他们来工作室办公室实在是有点为难谈们。这六十个人分成了五组,按照他们表格上写的特长分别测试。我坐镇的就是外联这一边,凌翎他们也恰好在这里。
先是模拟拉赞助,当然我们没让他们知道这是模拟的,我们直接给了他们每人一个电话号码,那些电话号码其实分别连接着我十二个干事和朋友,但是这十二个干事负责演商家,他们非常乐意玩这个游戏,并且准备在电话里各种刁难学生们。
凌翎那小女生算运气好,遇到的也是个女干事,而且性格比较柔和,大概也就是十几分钟,就差不多搞定了。
有几个大一的男生就惨了。我去他们打电话的地方溜达了一圈,有一个大一男生直接对着电话说:“老板,对不起老板,我真的不是传销……”
还有的男生对那边说:“我擦,我告诉你啊,我就是来测试的啊!我不是真正要你们那狗屁赞助!”
还有的女生直接放下电话就哭了:“呜呜我从来没有被人这样骂过……”
好吧,我又一次陷入了一种特殊的罪恶感当中,我感觉我就是在整着他们玩儿,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娃儿好像比我们那时候心态还要差,从一开始就没有摆准自己的位置,而且还是玻璃心,很容易就TMD破碎了,我在想,如果个个都跟我一样经历一点儿变故的话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这么长时间了,我一直觉得汪忆帆是我见过心态最好的家伙,不急不躁,当然,除了那次打人,但是他居然能忍辱负重的说出“对不起”那三个字,我确实是各种佩服的。
模拟赞助之后,十二个人里留下了六个,有三个被淘汰,还有三个自己就走了。
第二轮直接把那一群人弄在一起座谈,讨论各种跟赞助和商业什么之类有关的事情,看他们各人的想法,这一套是有一次去一个朋友的公司里观摩的时候学来的,这一招很多公司都会用,我记得最近的有一次面试,貌似是去年在优衣库,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所有人在一起,然后各种发言,各种展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