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印着,“凭此卡优惠认购白条400斤,蒸条100斤。白条价格为3元,蒸条价格为5元。地址,谭庄镇旧小学院内。”还加盖了“大东工艺品公司”的红章。
同时,穆东让苏大爷在发放卡片的时候,宣传对柳条绝产农户的资助事宜。有县里的绝产补助单据,加在大东公司销售柳条的单据,能以白条3元蒸条5元的价格,采购400斤白条和100斤蒸条。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和领到卡片的人,第一感觉是不信。这个什么大东公司的老板疯掉了吗?要知道,现在集市的价格,白条是6块,蒸条已经11块了。如果真的能从大东公司买到这些柳条,转手去集市卖掉,纯利润有1800块钱。
但是有些人信,哪些人呢?是和苏大爷熟悉的那些人。
有些是苏大爷年轻时的同行,有些是后来一起贩卖柳条的朋友,他们知道苏大爷这人可靠,又听苏大爷耐心的解释了穆东这么做的初衷,大家感觉心里热乎乎的,对穆东充满了感激。
心里暖和,想着报答一下穆老板,送点东西?送什么好呢?
6月14日,一些人来小学校认购优惠的柳条。很多老艺人,都是带着礼物来的。
有些编织老物件的艺人,带来的是笸箩,垸子等物品;有些带的是各种精美的柳编花瓶;有的带的是各种整理筐,洗衣篓……
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有人说:穆老板,你这也是工艺品公司,这些东西,可以搞个样品陈列室啊!
穆东哭笑不得,这个公司是一个样子货,没打算做什么订单啊,弄样品室干嘛。
不过没办法,这都是一片心意,得收下。收下也不能胡乱搞堆放,那搞个样品室吧,左右不过花钱买几组货架。
正好,一楼的房间都清空了,穆东让大国开车去县城,买几组货架回来,在宿舍隔壁原来苏大爷放柳条的那个房间,整理出一个样品室。
看见穆东收下,老艺人都很高兴,对穆东道:“穆老板,你以后需要什么样品,找我们,我们免费给您做。有订单的话,我们也帮你做,手工费优惠。”
穆东连忙拱手:“谢谢大家了,谢谢了!”
很快午的第一批大约20个人,购买了优惠的柳条离开。
下午,消息一散开,大家发现,原来确实是真的啊!于是,人群汹涌而来。
一下午的时间,100个老艺人的优惠供应全部完成了。绝产农户也有200多户买走了柳条。
于是消息,在更大的范围内扩散开了。
接下来的三天,每天都有大量的绝产农户,带着两张单据,来购买柳条,很多人都带着礼物。有些自己不做加工的,还带了土特产。结果几天下来,光是五斤装十斤装的花生油,穆东收了好几百斤。
也有来浑水摸鱼的,没等穆东出面处理,先被愤怒的绝产农户自行处理了,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假冒伪劣人员。
到了6月17日午,来的人很少了,只来了十几个农户,到了下午,一个都没有了。
穆东统计了一下,一共有992户申购了优惠柳条,穆东当初估计的还少了一些。
这样预留的柳条还有剩余,白条还有36万斤,蒸条还有大约9万斤。这些柳条还是尽快卖掉吧。
穆东想了想,拨通了贾富贵的电话。
贾富贵次买了大量的柳条,底气十足,接订单接到手软,高兴过了头。回来算了算,手头的柳条不够,还缺20万斤,当时慌了神,立刻来找穆东。
穆东当时忙着办理优惠销售,没时间搭理贾老板,告诉他,如果有剩余的,卖给他。
于是贾老板天天盼着穆东多剩余一些。
其实内心深处,贾富贵无佩服穆东。在巨额的财富面前,不是谁都有这样的定力和魄力,换成是自己,贾富贵自认做不到。
董舒盈最近老听隔壁的大爷念叨一个人,穆东,穆老板。
隔壁的大爷是董舒盈老爸的堂兄弟,是一个老鳏夫。
董大爷本来也是有妻子和儿子的,二十年前,董大爷的妻子带着儿子回娘家,被一辆小货车撞飞,双双丢了性命。小货车逃逸了,那个年代也没什么监控,最后不了了之。
董大爷伤心过度,安葬了妻儿后,一直没再续弦。等到几年过去,白发丛生,续弦成了奢望,慢慢的蹉跎下来。
好在堂弟,也是董舒盈的老爸,对老哥很是照顾,知冷知热的。董舒盈小时候和大爷亲,现在班了,偶尔回家也还是往董大爷院里跑。
董大爷念叨的多了,董舒盈想问个究竟,结果问明情况,她大吃一惊!
一个私企老板,竟然拿出了几十万斤柳条,来资助绝产户和老艺人!
董舒盈大体估算了一下,这些柳条,市面价值超过了300万元,听大爷说这个老板基本是半价供应的,也是说,这个老板,贡献了150万元!
全县发放给绝产户的补贴,才500万元啊!
董舒盈又在村子周围其他买到优惠柳条的农户那里,确认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和广泛程度。她匆匆的离开家,迅速向自己的顶头司,汇报了此事。
贾富贵接到穆东的电话,惊喜的不要不要的。没想到还剩下这么多,四十多万斤啊。
放下电话,贾富贵迅速赶到了小学校。去的路,贾老板隐隐担心,怎么给穆东开口。贾老板想全部吃下这些柳条,但是手头的钱不太宽裕。
现在多个订单同时开工,贾老板的资金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虽然欧美客户有一些预付款,银行也提供了一些贷款,但是贾老板手里的钱还是很紧张。要想全部买下穆老板手里的四十多万斤柳条,贾老板还差大约150万元。
见到穆东后,贾老板期期艾艾的说明了情况。
“贾老板,咱俩老交情了,我才先给你打电话,这不合规矩啊!你也知道,现在有现钱都不一定能买到柳条。”
贾老板有些脸红,急着说道:“穆老板,赊欠的部分,我每斤价格高一块钱,同时我还给你支付利息。最多三个月,我还清。”
穆东道:“贾老板,我真的帮不了你。你还是有多少钱买多少吧,咱俩朋友一场,万一再因为一点债务弄得不愉快,不划算。”
贾老板叹了口气,无奈放弃了。
想想自己的20万斤柳条缺口可以解决,已经很好了,不能再贪心不足了。
下午贾老板以白条6元,蒸条11元的价格,买走了15万斤白条和5万斤蒸条。并迅速的运走了。穆老板的账户里,又多了145万元。
还剩下一些柳条,明天再说吧,穆东心想。
第二天午,穆东在办公室整理账目,好多钱啊!穆老板双眼闪着金光,账竟然有1800多万了。
不行,这些钱要分散一下,存在多个账户里。那些贷款啊、借款啊,也要尽快归还。
还有是,曾经有一个想法,以前没钱的时候觉得没有实力运作,现在倒是可以考虑试一下了。
“老板出来,这不是不讲理吗?凭什么不卖给我们。”
“对,凭什么不一视同仁,让你们老板出来!”
一阵嘈杂的争吵声,打断了穆老板的神游。
“怎么回事?”穆东嘀咕一声,收好账本,走了出去。
穆大哥和谢东林正和几个流里流气的家伙对峙,对方不依不饶的喊叫,双方快推搡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