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老艺人家里,慢慢的聊,了解对方家里的情况,有没有种柳条啊,收成怎么样啊,也知道了此人是否需要资助。
这样下来,每天都能找到一些备选的人员,然后苏老头慢慢的对一下,又删去一些。最终用了大约十天的时间,100个老艺人的名单终于确定了。
这期间,穆东只短暂在小学校待了两天,去了泉城陪肖肖和老妈,两个生命最重要的女人待在泉城,穆东很是放心不下,把学校稍微安排一下,跑了回去。
况且,第三个生命最重要的女人,在肖肖的肚子里。
6月10日,接到苏大爷名单搞定的电话,穆东回了鲁南。芒种已经过去好几天,鲁南的麦收基本都结束了。
而此时柳条的价格,已经涨到了白条每斤4.5元,蒸条每斤10元。关键是有价无市,市面可以流通的柳条极少,谁都捂着货不动。
穆东决定动了,虽然他知道,还有一些涨的空间,但是他不想再等了。真正卡在高位,太惊险了。
午,穆东通过苏大爷的朋友圈,放出了计划销售柳条的消息。两个小时候,穆东被堵在了小学校办公室里。
来的是熟人,章教练和贾富贵。穆东的那辆黑色奥迪,是从贾老板手买的。
贾富贵最近快发疯了。他手头有一个金额100万美元的洗衣筐出口订单,三个月以后交货,晚了要支付违约金。可是现在,不但还没开始加工,柳条都还没买到。问谁都是不卖、没有。按照市面价格,完成这个订单,光是柳条需要180万元,大部分都需要使用材质很好的蒸条。况且,现在欧美圣诞节的礼品篮子订单也快下来了,自己都不知道敢不敢接这些订单。
贾富贵早打听到穆东手里有柳条。听说是自用的,但是没见他厂里加工过什么,打起了门收购的主意。他知道章教练和穆东熟,找了好几次,但是章教练也不知道穆东到底卖不卖,没敢轻易门。都是朋友,万一被拒绝了,面子太尴尬了。
没想到今天午传出消息,穆老板的柳条打算卖啦!
贾富贵火速找打章教练,拉着来了学校。
贾老板财大气粗,一张口是70万斤,白条20万斤,蒸条50万斤。贾老板急眼了,先买一些备用,圣诞节的欧美订单才有底气去接单。
穆东有点意外,看人家这才是大老板,财大气粗,张嘴是几百万的生意。
想了想,穆东说道:“贾老板,咱是老熟人了,你看那辆奥迪,我开的很好,一直心里感谢你呢。”
贾老板心里咯噔一下子,糟糕,这家伙要提条件,先说好话,肯定没好事。
穆东接着道:“贾老板,我直说了,我是打算一点一点慢慢卖的,只能给你20万斤,蒸条白条随便你,你也知道,价格还在涨。其实我本来是打算自己用的,这不老婆怀孕了吗,没时间跑订单啊。”
说完,穆东暗自祈祷:馨儿别归罪啊,老爸这是给你挣家业呢。
贾老板摆了摆手,让其他的人先出去。屋里剩俩人,贾老板拖了一下椅子,坐到穆东跟前,习惯性的去掏烟。
穆东赶紧拦着:“贾老板,这里真的不敢吸烟,都是易燃物,您多担待。”
贾老板一下子很尴尬,赶紧收起烟,赔笑道:“不好意思,习惯了,抱歉抱歉。”
心里暗自懊恼,节奏全部被打乱了,气势全无啊!
没办法,现在是卖方市场。贾老板又往前凑了凑,一张胖脸伸到穆东眼前。“兄弟,我知道柳条价格还在涨,老哥这也是没办法,这不需要你拉一把吗?这样,给老哥个面子,70万斤,价格你随便开,怎么样?”
这是准备赖穆东了。
穆东那里会当,我才不开价呢,要开你自己开。
于是穆东直挠头,不说话。
贾老板等了一会,没见回应,咬咬牙说道:“白条5块,蒸条10块,怎么样?兄弟?”
穆东还是不说话,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贾老板又等了一会,还是没反应啊,只要继续咬牙:“白条5块5,蒸条10块5。”
说完,把身子往后一仰,椅子往后一退,瘫在椅子,好像浑身的力气被抽光了。
其实贾老板是装的,人在江湖漂,全靠演技高啊。
穆东觉得,差不多了,70万斤,每斤加5毛,是35万,这钱来得,太刺激了啊。
于是穆老板又挠了挠头,开口道:“贾大哥,我看你也是个实在人,我听你的,咱俩交个朋友。其实我觉得,以后蒸条能到十二三,白条能到七八块。不说了,不说了,这样,按你说的,白条5块5,蒸条10块5。不过,贾大哥,我可是只收现款。我现在这个公司,还欠着一屁股债呢。”
贾富贵心说,你小子这回发财了,什么债都不是事了。
嘴赶紧说道:“放心放心,我马安排转账,你给我个账号。”
贾富贵一刻也不愿意等了,马联系了几辆大车,同时从自己公司调来一批工人,准备装车。
镇有地磅,信誉很好,穆东让穆大国去镇看着,几辆空货车称了重量,来到小学校等着。
半小时后,穆东的个人账号进入了635万元的款项。穆老板大手一挥,开始装车,几十个工人开始忙碌起来。
先装的是操场的柳条垛子,这些垛子在堆放时,每堆多少斤都有账目,所以装车的时候,车的重量倒是可以估算出来。
一直忙到晚,贾富贵才运走大约一半。穆东的意思是明天继续装车,结果贾老板不干,一定要连夜运完。
笑话,现在柳条一天一个价,万一明天早你后悔了呢。
穆东无奈,只好让大家继续奋战。
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多,70万斤柳条才全部运走,最后一车多了大约五百多斤白条,穆老板豪气的一挥手,算了,赠送了!
贾富贵嘴角直抽抽,这才几个钱啊。
穆东安排锁好大门,夜班人员继续值班,自己去办公室美美的睡了一觉,梦里都在数钱。
接下来的两天,每天都有柳编厂的老板或者采购人员门买柳条。数量最少的10万斤,最多的50万斤。
穆老板有一个怪的算法,你买的越多,价格越贵,因为你影响了我后期的收益。
大家也都认。没办法,几乎没有这样能大宗出售的,去集市几百斤几千斤的买,光是人力成本也高出很多。
到了6月12日的下午,除了留出来的20万斤蒸条和80万斤白条,穆老板宣布,不卖了,已经卖完了。
苏大爷的一屋子蒸柳也全部卖给了一个工厂老板,苏大爷当初投入20万元,收购了8万多斤蒸柳,现在销售了87万元,纯利润67万元。
拿着自己那张银行卡,苏大爷感慨万分,他没从来没想过,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竟然是在花甲之年获得。
苏大爷看着在院子里忙碌的穆东,心想,这个小子财气真旺,连我都沾了这么大一个便宜。
有人知道楼里还有一些库存,问道:“那剩下的呢?”
“剩下的自己用啊,我们也要接订单啊!”这个理由非常充分,问话的人无言以对了。
6月13日,穆老板安排穆大国开车带着苏大爷,去给名单的老艺人,每人送了一张认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