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日月_第三章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第20节

安意如
总共103章(已完结

日月 精彩片段:

第三章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第20节

半小时后,缦华醒来。睁眼看他。长生结跏趺坐,表情如此静定。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笃实。这般环境气氛,他的古旧澄定,皆符合她的念想。她要的,不过是陪着这样的男人。安守一隅也可,奔走天涯亦可,不过是,睁眼就能看见他在身边。不过是,不交一语亦可感知内心澎湃的相应。

念想太深,此情此景,在她看来如幻似真,忍不住怀疑是梦。咫尺之遥。她几次欲伸手去触碰他,那都是念想。离得如此之近,她怕惊扰他,连呼吸都细微。是想到他,心中就会牵动,温柔胀痛的喜悦。

她长时间地看着他,在他身边,翻身假装睡去。

打坐时,意念又似云层翻涌开来。尹莲又再浮现在他脑海。无论他如何收摄心神。往事如脱缰野马,不容分说奔袭而至。长生叹一口气,睁开眼睛。

缦华听到长生在暗夜里的叹息,心头一凛,清晰感应到他内心的困顿和暗涌。她按捺着,不去翻身惊扰他。微微睁开眼,看见窗外冰轮皎洁,月中树影婆娑,宫阙隐隐,未知桂露白否?那女仙是否凄凉如故。

时见疏星渡河汉。月如霜,心事沉凉。

自幼她便知道,人世迢迢相隔。抵足而眠的人未必能够心意相照。同床异梦者比比皆是。勉强去破除禁忌,要求知道的未必是真相。对于许多事,她习惯不问,任其保持距离,维持自有的庄严静谧,习惯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被告知,担当真相的力量,在等待的过程中已积聚。水到渠成不是坏事。

对于长生,虽然满是亲近之心,亦有机缘相处,但她绝不会好奇多嘴,试图去探测他的秘密。

苏缦华最后知悉尹长生所有一切过往,逐次深入他的命中,是因不言。

做完晚课,躺下,又失眠。长生和缦华相差十岁,经历阅历不尽相同,却一见如故。

身边这睡姿安稳的女孩,令他想起Sam。回想起来,他与Sam相识,亦如和缦华相识这般偶然和不可抗拒。亦是他独身流离在外的时候。

记忆将他围困,时光裹挟他回到从前。长生知道,今夜又将无眠。

长生高中毕业之前,对于未来的方向,家里有了不同的意见。谢江南主张让长生去当兵,去部队锻炼,认为这对长生未来有所帮助。这个建议听起来合情合理,但长生已经敏感地察觉到,谢江南的用心并非如此单纯,他有意拉开自己与家里的距离。到了部队,自然都要服从军队的安排和指挥,难有机会与家人长时间相处。时间一久,生疏难免。

作品简介:

这是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书中描写了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

本书也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长生)的此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仓央嘉措虽未在书中真实出现,但却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全书的始终。

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亦把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内涵。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光明和晦暗,如日如月,执障与觉悟,一体同源,它终将被人证得。”

作者:安意如

标签:安意如日月西藏修行

日月》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22节2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21节3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20节4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9节5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8节6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7节7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6节8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5节9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4节10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3节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