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日月_第三章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第2节

安意如
总共103章(已完结

日月 精彩片段:

第三章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第2节

时候不早,长生先到预订的YABSHI PHUNKHANG入住。这里原是十一世达赖喇嘛家族的宅子,现被改建成颇有味道的小酒店。相较于声名在外的雪域和亚宾馆,这里知者甚少。而东措和八郎学这样的青年旅馆,年轻背包客太多,人来人往,热闹喧嚣,亦不符合长生此时的心境。

他就想找一处离大昭寺近的藏式老宅,安静蛰居。每天可以走路去大昭寺转经。

登记入住之后,长生要了一杯咖啡。喝完之后,请店里的人给他留门。他去大昭寺门口磕长头。

夜间的大昭寺空旷清净,人迹寥寥。日间在此磕长头的人也收拾铺盖准备离去,次日再来。那转经道蜿蜒曲折幽深,不似真实,似是俗世之外的轮回道路,静默存在。长生凝望着大昭寺,默念六字真言,五体投地拜下去。

面对布达拉宫只能仰望,面对大昭寺只能匍匐。从这建筑的实相上感受到无尽的虚空和人生的易逝。

我回来了!他心里作是言。一路困扰他的癫乱情绪,在面对大昭寺时骤然静息下去。夜空明朗如洗,星光湛然,无尽的虔敬和忏悔从心底升起。

他祈愿,愿上师加持,愿佛陀慈悲照拂。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面对着大昭寺,长生决意磕完十万长头。今夜,是起点。

因是忽然升起的意念,长生并未准备磕长头的东西,就先对着大昭寺,观想着释迦牟尼等身像,规规矩矩磕足了一百零八个头。额头红肿,内心安然。每一次匍匐下去,贴面在地,都能感受到这大地的召唤,以及内心涌起的对这土地的深沉热爱,热泪滴落。

起身离去之时,发现不远处还有一女子,也在收拾铺盖。这深夜滞留在此,虔心朝拜的女子令长生心生尊重,不由多望了一眼。

苏缦华低着头,并不知这是与长生的第一次默然相对。此时,他们只是不交一语的陌生人,在尘世满怀心事,擦肩而过。

十二点之前,长生回到住处,稍作洗漱之后上床就寝。凌晨时分,复又醒来,听见铜铃声,和车轮碾过的声音。他失眠已有多年,浅眠且易醒,一旦做梦又如连续剧,好像竭力要从时光深处赎回所失。似不甘心,要在短暂光阴里,比别人多活几生几世。

作品简介:

这是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书中描写了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

本书也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长生)的此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仓央嘉措虽未在书中真实出现,但却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全书的始终。

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亦把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内涵。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光明和晦暗,如日如月,执障与觉悟,一体同源,它终将被人证得。”

作者:安意如

标签:安意如日月西藏修行

日月》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22节2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21节3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20节4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9节5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8节6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7节7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6节8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5节9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4节10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第13节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