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冰镜庄杀人事件_序言 《冰镜庄杀人事件》——只是近黄昏

林斯谚
侦探推理
总共15章(已完结

冰镜庄杀人事件 精彩片段:

序言

《冰镜庄杀人事件》——只是近黄昏

文/欧阳杼

给原创推理小说写书评,是不太好下笔的。这个时候,写书评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甚至书之外的考虑要超过书本身的考虑。就算不认识作者,也难保以后不会认识作者。到时候翻出老底,说某某人在某某年把某某书批得很惨,至少要尴尬一阵,严重的就是相互记恨。那总说好话可以了吧?如果自己不觉恶心,又不用顾忌别人恶心的感受,那自然无妨。所以,下笔踌躇,锱铢必较,虽是情有可原,但也总觉可惜——写书评时的踌躇和书本身,倒是没多大关系。

林斯谚的作品,此前拜读过《雨夜庄谋杀案》和若干短篇,感觉非常好。这一次林斯谚仍然采用了暴风雪山庄模式,不过他加入了大量不可能犯罪。前几天和James讨论的时候,他说这本书里面不可能犯罪太多了。的确,太多了,消失又出现的尸体,胶带密室,行走的雕像,不翼而飞的手稿……这本《冰镜庄杀人事件》,就是不可能犯罪的洋洋大观。在形成暴风雪山庄的这段时间内,总共发生了五起杀人事件,数起失窃案,还有林林总总的不可能事件。

所以喜欢不可能犯罪的读者,强烈推荐看这本书。《冰镜庄杀人事件》既然布下了种种谜团,把读者胃口吊得那么高,那么在解答上,也不能敷衍了事,否则就是虎头蛇尾的作品。令人可喜的是,林斯谚的解答和谜团一样出色,作品的紧密性并没有因为太多的不可能犯罪而变得松散,诡计质量绝对能让绝大多数读者满意。至于可行性,虽说有的不可能犯罪带有巧合,但还是可以自圆其说,在这种层面上的宏大诡计,可行性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很了不起了。

如果要用不可能犯罪的标准来衡量这本书,那这本书一定是无可挑剔的。不可能犯罪的优点它全发挥了,不可能犯罪的缺点它也完全展露了。而且,把这么多诡计融合在一本书里,林斯谚本人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么多让人目不暇接的诡计,虽然毫无疑问会给读者带来极其畅快淋漓的享受,但我在阅读过程中,还是免不了要脱帽敬礼。

是的,当中有很多桥段,林斯谚是在向前人致敬,又或是改用他自己以前的小说。并不是林斯谚一定要模仿前人的做法,而是,无论是不可能犯罪还是暴风雪山庄模式,都很难写出新意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据James说,岛田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如果这本书出现在馆系列和斜屋之前,就是好书。”本书的诡计不可不谓宏大,解答不可不谓精巧,唯一的问题在于,这本书出现得太晚了,所谓生不逢时,恐怕就是这个意思吧。怪盗和密室杰克的设定,本身就有一种超然而不真实的感觉。就是说,这本书就是为了诡计而诡计的小说,人物塑造存在脸谱化倾向,尽管林若平和女生的小暧昧算是亮点,但也掩盖不了整体的黄昏感。暴风雪山庄模式,已经很难写出新意了。《雪地杀机》算是努力想从高度上超越这种模式,《算计》则是在维度上超越了这种模式,但是很遗憾,冰镜庄完全没有突破的迹象,不可能犯罪的狂轰乱炸,也只是多增添了一分夕阳的余晖。这是一部好作品,我必须承认,但是,这部作品恐怕很难带来更多的好作品,亦即,这样模式的小说,在现在的情况下,不应该成为推理发展的正途。

最后,委婉地说一句,就我个人的喜好来说,还是更喜欢林斯谚写《钢琴里的爱情》那样温润感动的小说。

作品简介:

知名企业家纪思哲,意外地收到了怪盗Hermes的挑战书,上面不但言明将盗走他收藏的康德手稿,甚至还大胆预告了下手的时间。

没有多作考虑,纪思哲决定亲手逮捕这个嚣张挑衅的Hermes,并邀请众多宾客来到他位于深山中的别墅“冰镜庄”,一同为他作见证。其中,也包括了业余侦探林若平。

但是来到“冰镜庄”后,敏锐的林若平马上嗅到一股不对劲,因为他发现,这山庄里所有的人其实都各自隐瞒了一些秘密。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预定的时刻终于来临,但怪盗Hermes不但没现身,就连珍贵的手稿也好端端地放在桌上。

就在众人以为是开玩笑之际,一具具的尸体却陆续被发现了:躺在紫色棺木里、死状狰狞的女人、中弹而死的男人、被麻绳勒颈窒息的女人……

循着蛛丝马迹推敲,林若平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整起事件都是个幌子,而他们每一个人,都只是被操纵在凶手手中把玩的棋子罢了…

作者:林斯谚

标签:林斯谚冰镜庄杀人事件台湾

冰镜庄杀人事件》最热门章节:
1后记 第一届“島田莊司推理小说奖”入围作品评语2终章 神的假面3第三部 解谜 第十章 帽子底下的魔术师4第三部 解谜 第九章 冰镜幻影5第二部 谋杀 第八章 最后的线索6第二部 谋杀 第七章 不可能的地狱7第二部 谋杀 第六章 无法破解的犯罪手法8第二部 谋杀 第五章 人间蒸发9第二部 谋杀 第四章 四种可能性10第二部 谋杀 第三章 活尸与紫棺
更多『侦探推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