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张居正_第二十一回 下罪己诏权臣代笔读废帝诗圣上伤怀

熊召政
总共130章(连载中

张居正 精彩片段:

第二十一回 下罪己诏权臣代笔读废帝诗圣上伤怀

冯保与张居正一前一后走进平台的时候,刚刚翻了巳牌。李太后早在里头坐定了。此次会见约定的时间是辰时三刻,因冯保与张居正在文华殿恭默室谈话多耽误了一会儿,故来得迟了。张居正一见李太后先到,心里头颇为不安,忙施了觐见之礼,坐下言道:

“臣晚到,失礼了,请太后恕罪。”

李太后因要会见外臣,重新戴起了双凤翔龙冠,穿起了金丝绣织九龙四凤十二树大花的朱罗命服。一见张居正,她的内心升起一股异样的感情。打从搬离乾清宫半年多来,她就再也没见过张居正了。此番相见,除了“君臣”之义,还有某种难以言喻的男女私情在作怪。听到张居正说话,李太后保养得极好的自皙脸庞没来由地泛起浅浅的红潮,她答道:

“先生国事繁忙,迟到一会儿不算什么。”

“谢太后宽宏。”

“昨天夜里,皇上在曲流馆发生的事,想必冯公公都对你说了。”

李太后说着瞟了冯保一眼。冯保赶紧欠身回答:“启禀太后,该对张先生讲的,老奴都讲了。”

李太后转向张居正,开门见山问道:“张先生,你看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处置?”

张居正恭谨回答:“臣想听听太后的旨意。”

李太后眼圈儿一红,伤心言道:“皇上如此胡闹,有伤君王体面,咱想将他废了,另立潞王。”

张居正立即接话:“恕臣下冒昧,太后此意不妥。”

“为何?”李太后眼波一闪。

张居正答:“皇上登极六年,虚心好学,勤勉政事,早已成了四海咸服,万民拥戴的少年天子。曲流馆一事只是偶犯,而且主要责任也不在他。”

“你是说,是因为孙海、客用两个内侍引诱皇上?”李太后主动猜问:

作品简介:

本书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大奖。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其主事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他生前身后毁誉之悬殊,足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今后人扼腕叹息。 作家早年素有诗名,近年倘佯于朱明王朝之间,对这位毁誉参半的乡党悉心研究,将诸多感悟凝诸笔端,力图全方位塑造出这位政治家的血肉之躯,展示万历前后社会生活的全景画图。 小说围绕着张居正与首辅高拱这两位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了它庭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写出了斗争的复杂与残酷,塑造出了张居正、高拱、冯保、李贵妃等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同时,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小说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又给人晓畅通达,引人入胜的阅读愉悦。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小说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又给人晓畅通达,引人入胜的阅读愉悦。

作者:熊召政

标签:张居正熊召政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张居正》最热门章节:
1第三十九回 愤写血书孝子自尽 痛饮鸩酒玉女殉情2第三十八回 送金像君王用权术 看抄单太后悟沧桑3第三十七回 魅影袭来魂惊午夜 琴音惆怅泪洒寒秋4第三十六回 剑影刀光仇生肘腋 风声鹤唳祸起萧墙5第三十五回 李太后怒颜询政务司礼监倾轧起风云6第三十四回 慈宁宫冯保告刁状 西暖阁张鲸说奇毫7第三十三回 玉蟾楼密议掏墙法 夫人庙乞讨护身符8第三十二回 见门生苦心猜圣意 入平台造膝沐惊风9第三十一回 老公公抽签问灾咎 新宰辅装傻掩机心10第三十回 万岁爷秉灯谈鬼事 大太监深夜访权臣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