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_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五节 农民起义的本质

张宏杰
历史小说
总共125章(已完结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五节 农民起义的本质

中国的农民起义,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中学历史课本上说农民起义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故自秦始皇以来,每隔百十年,华夏大地上就会有一次农民起义来“沉重打击地主阶级的统治”,“调整生产关系”,“迫使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推动历史前进”。

那些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人们耳熟能详:陈胜吴广、红巾黄巾、瓦岗寨梁山泊、李自成洪秀全……除去这些大型起义之外,地区性、局部性的起义更是遍布中国历史的每一页。仅清朝二百多年间,散见于《清实录》的农民起义在三百次以上。

然而,略翻一下世界史,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农民起义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规律只在中国有效。西方的农民起义为数甚少。西欧从八世纪起,史书上才出现农民起义的记载,从那时起到十六世纪八百年间,几十个国家里数得上的农民起义总共不过七八次。

西方没有一个王朝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西罗马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内部矛盾也曾十分尖锐,但没有发生一次导致改朝换代的全民族革命。

中国的农民起义使命是改朝换代,规模巨大,破坏力惊人。而西方农民起义则更像是一种社会运动,破坏性远较中国为小。997年,诺曼底地区的农民举行过一次大起义,一位编年史家记载说,这次起义的原因是农民要“按自己的法规来使用森林附属地和水源”。1024年,法国布列塔尼起义,以恢复古老的村社制度为目标。1525年,爆发德国农民战争,主要目的是宗教述求,为了增进“上帝的荣耀”,实现“基督教弟兄之爱”。

如果把起义简单地等同于革命,我们几乎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革命、最尚武、最关心政治的农民。

可事实显然不是这样。众所周知,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最能吃苦、最能承受社会不公正的一个群体。

这样的人群甘愿以生命为代价来选择起义,解释只能有一个:走投无路。

作品简介: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

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您读懂这七个人物,就能读懂任何朝代,就能读懂今天的中国!

翻开本书,让您一口气读懂276年的明朝历史,了解朱元璋的本来面目和中国现状的历史根源。

作者:张宏杰

标签:张宏杰朱棣明朝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八节 一千七百双手掌2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七节 恐怖的一夜3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六节 集权体制的威力4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五节 屠戮成都5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四节 釜底抽薪之计6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三节 人命在我,我命在天7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二节 两个传教士的回忆8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一节 对起义者的再起义9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节 “贼之失势在止”10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二十九节 农民起义的三大功用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