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_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二节 一日一夜黑风起

张宏杰
历史小说
总共125章(已完结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二节 一日一夜黑风起

中国人对佛经里的“劫难”二字有着独特的解读。劫难并非像佛经所言千万年才发生,而是每隔一二百年就要降临中国大地一次。

每隔一二百年,人口增长和社会不公就要压垮王朝的纲纪,劫难如约降临。平时循规蹈矩的人们失去理智,相互杀戮,血流成河,王公大人们为贪婪付出了代价,雄伟的建筑与山积的财富化为灰烬。

劫难过后,人口锐减,吸够了血的土地又重新蓄足了肥力以供养新一轮的繁荣,新的王朝在废墟上巍然建立。

中国历史就是这样了无新意地循环,一代代先人的灾难记忆,积淀成中国人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愚民百姓虽然缺乏把握历史规律的理性能力,却不乏体察历史节奏的感性直觉。每有天灾人疫,老人们就会念叨:“老天爷又要收人了。”

天下大乱前,常常会出现种种耸人听闻的预言:“近世将遭大劫,天地昏暗,日月无光,人民非被刀兵水火,即罗奇疾。”“一日一夜黑风起,吹死人民无数,白骨堆山,血流成海……”

明末义军纷起,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四地鱼烂之时,四川相对平静。他处赤地千里,灾异流行,天府之国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派太平景象。豪门大户斗鸡走马,争奢竞侈,似乎他处的灾难与四川毫不相关。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首不祥的歌谣在歌舞升平的巴蜀大地悄悄流传开来:“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

又有一首同样阴森:“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有屋无人住,有地无人耕。”

大人们听了,每每喝止孩子:“不要唱!”拉过来打屁股。

然而,还是禁不住。

谁也说不清这些歌谣起自何时,来自何方。它们就像毒瘴一样,从静僻幽深的山阴水涯处弥散出来,带着刺骨的寒意,让在太平世界中生长起来的四川人不禁暗暗打一个寒战。

四川人不久之后的遭遇,可谓与这首歌谣分毫不爽。中国人的预言能力让人震惊。然而,无奈的是,这种预言能力却丝毫无助于这片土地上的人逃脱将要罹受的灾难。这就是这片土地的诡异之处。

所以,中国人说,“在劫难逃”。

作品简介: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

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您读懂这七个人物,就能读懂任何朝代,就能读懂今天的中国!

翻开本书,让您一口气读懂276年的明朝历史,了解朱元璋的本来面目和中国现状的历史根源。

作者:张宏杰

标签:张宏杰朱棣明朝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八节 一千七百双手掌2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七节 恐怖的一夜3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六节 集权体制的威力4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五节 屠戮成都5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四节 釜底抽薪之计6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三节 人命在我,我命在天7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二节 两个传教士的回忆8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一节 对起义者的再起义9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节 “贼之失势在止”10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二十九节 农民起义的三大功用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